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9-14
交通事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逃避承担法律责任,驾驶机动车离开现场的,就构成肇事逃逸,而受害人可以报警,那么肇事逃逸超过什么时候报警无效?华律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肇事逃逸超过多长时间报警无效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后,当事人没有立即报警,事后报警的,法律没有规定过多长时间就无效,一般情况下可以报警,但是否接受案件,由交通管理部门决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二、如何判定交通事故逃逸
下列几种情况应认定为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没有立即报警,事后才报警的,法律没有规定什么时候报警无效,但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事后报警的,由交通管理部门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上一篇:食品行政处罚立案后多久结案
下一篇:肇事后人死了一定会负刑事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