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行时

关注汇都新闻,了解日常生活法律小常识
三好友酒店阳台嬉闹 一人跌落致十级伤残

三好友酒店阳台嬉闹 一人跌落致十级伤残

三好友酒店阳台嬉闹 一人跌落致十级伤残长沙中院:涉事三人按过错比例各担责任,酒店存在安全隐患亦须担责2022-06-14 08:36:19|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陶琛 邹晴   朋友间开玩笑是常见的逗趣手段,很多人喜欢开朋友玩笑,甚至恶作剧,但有些玩笑却不能轻易开。近日,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法院审理并 发布日期:06-14
价格欺诈如何认定?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确规定

价格欺诈如何认定?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确规定

价格欺诈如何认定?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确规定2022-06-02 10:45:27|来源:中国新闻网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6月2日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价格监管规则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价格监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规范经营者明码标价行为,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 发布日期:06-10
婚内签署“净身出户”协议,后起诉离婚,其协议效力如何?

婚内签署“净身出户”协议,后起诉离婚,其协议效力如何?

婚内签署“净身出户”协议,后起诉离婚,其协议效力如何?2022-06-09 15:02:26   中国法院网讯(余金秋)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也凸显出来一些难以协调的矛盾,比如现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类似“净身出户”的专有协议诞生,其效力如何?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徐某某与谢某某离婚纠纷 发布日期:06-10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的通知发布时间:2022-06-06 字体:[大中小]来源:民政部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各计划单列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 发布日期:06-07
差评能否作为供货商商品不达标证据?

差评能否作为供货商商品不达标证据?

差评能否作为供货商商品不达标证据?南宁西乡塘区法院:有依据的购物评价能证明部分商品质量问题,可酌情予以认可2022-06-03 09:56:41|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吴琪 黄子祥   店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香蕉,能否以顾客发布的图文差评为依据,要求供货商减少货款?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 发布日期:06-06
6月起 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6月起 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6月起 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2022-05-31 09:39:51|来源:中国政府网   想静静!噪声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防治法》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 发布日期:06-06
行人在未竣工大桥散步不慎摔伤,谁应担责?

行人在未竣工大桥散步不慎摔伤,谁应担责?

行人在未竣工大桥散步不慎摔伤,谁应担责?衢州柯城区法院:原告自行承担60%的责任2022-06-01 16:22:29   中国法院网讯(余建华 张程琦 汪佳丽)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出门散步,也要选对地方。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散步时不慎从桥上跌落受伤引发的赔偿纠纷案件。  2019年6月的 发布日期:06-02
“一房二卖”者须承担违约责任

“一房二卖”者须承担违约责任

“一房二卖”者须承担违约责任湖北仙桃法院判令卖方返还购房首付款并支付违约金2022-06-02 08:42:01|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陈爱国   在未取得不动产权证的情况下,“准房主”将房屋转卖他人,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又与第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日前,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 发布日期:06-02
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是否担责?

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是否担责?

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是否担责?重庆四中院:平台收取费用且对司机有管理行为,应当担责2022-06-01 08:51:24|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刘洋 谢长江 雷书彦   乘坐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所有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日前,张某乘坐网约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其继承人张某某、翦某某等将重 发布日期:06-01
男子以养老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

男子以养老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

男子以养老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2022-05-31 10:39:34|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刘辉 刘琳   不法人员以养老为噱头,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实。日前,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法院对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发布日期:05-31

阅读排行

刘素英律师参加现场说法栏目
收费标准
委托流程
企业收费
">
分享按钮